目前分類:歐美推理小說 (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金髮毒物  

這本書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就是個娛樂性高、節奏快速的黑色喜劇,很適合排解壓力!如果喜歡《追殺比爾》這類電影,那看就對了!

這是作者在台灣的第三本譯作,《金髮毒物》延續了《血腥資遣費》、《跑路男》的血腥黑色風格,不過我讀來卻不像前兩作一樣能一翻開就不停止的閱讀,追根究柢是因為「在酒吧有場豔遇結果是場災難」這樣的設定太老梗,而且不合我的胃口,所以讀來卡卡的。而另一條線的主角、替未婚妻報仇、瘋狂暗殺黑道分子的特務雖然很有趣,但是出來的太晚了,讓我過了1/3才開始感受到應有的速度。

文章標籤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絕命追緝令  


警探艾利克斯.克羅斯在生日派對上接到噩耗,哥哥的獨生女被謀殺,死狀悽慘。艾利克斯誓言將兇手緝捕到案,但案件的關係人卻一一遭到殺害……

這個故事讀起來很不順、很不習慣,一直覺得哪裡不太對。首先是艾利克斯.克羅斯。說到中年警察,從史卡德到雷博思,哪個不憂鬱、不背負痛苦的過去?可是艾利克斯.克羅斯家庭美滿、有堅定的信仰,生日時還有一群人未他開生日派對,他在派對上還大聲演講:I, Alex Cross...唔,身心健全到讓人好不習慣(爆)。

不過這是驚悚小說而不是推理/犯罪小說,主角類型差異極大也是理所當然的,只能說我接觸太少吧!而且這一切不協調的感覺在發現電影是由摩根‧費里曼主演之後就釋懷了!如果是他的話,主角不管遭受到多大的打擊,應該都沒問題吧!(?)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血中之弦  
經典是種很奇妙的東西,當代經典在當代不一定得到讚賞,得到讚賞的作品由10年、20年甚至百年後的讀者來看,不一定能體會作品經典在哪,因為當時創新、立下新的里程碑的作品可能早已被大量的複製、模仿,玩出更多花樣,以至於讀過太多衍生作品的讀者回頭看,只覺得看到一堆老梗。又或者是時代背景完全不同,當時被認為大膽的描述現今看來只是一碟小菜。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克莉絲蒂的《一個都不留》。不時會在推理小說的討論區看到有人認為綾辻行人的《殺人十角館》比《一》好看多了,《一》憑什麼被當成經典?咳,這誤會可大了,《一》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他首創暴風雪山莊和童謠殺人的模式阿~沒有《一個都不留》,可不一定會有《殺人十角館》!

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我想說的是《血中之弦》在我讀來相當普通,我讀不出哪裡創新、哪裡獨特,但是這是十多年前的作品,我不知道當時「側寫」發展到哪了、當時的女性地位又是如何?還有同性戀的接受度?所以我無從評論,只覺得上一本《人魚之歌》更吸引我。就連暴力畫面我也沒有特別的感受-大概是因為少女殺手太普通了,就算兇手是個名人又怎樣?就算他擅長運用媒體塑造完美的形象又怎樣?這種角色太普遍了,相較之下以古代酷刑對男性施虐的巧手安迪比較罕見而吸引人……我的胃口是不是被養得太大了?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探的法則》 

 


沒有人說冷硬派偵探一定要酗酒酗到酒精中毒,標題中的「酗酒」指的是孤獨、執著的象徵,也可以替換成其他嗜好,例如抽菸,例如……收藏珍本。

所謂的珍本不是普通的書籍,他通常是第一刷的精裝版,而且要保存的完好無缺。如果書上有作者的簽名、甚至是塗鴉,那身價又會再翻好幾倍。你能想像一本書要價千元、甚至上萬嗎?作者藉著主角詹威追查一個如流浪漢的珍本書探之死,向讀者介紹這廣袤的珍本市場。

她始終無法了解首版書的意義:她說,一本兩毛五的海明威平裝小說讀起來和價值五百元的首版同樣精彩。我還記得她第一次說這話時被我訓了一頓。只有呆子才會真的把首版書拿來讀。光是脫離一般讀物的範疇而擁有首版書,尤其是海明威的書,就是種至上喜悅。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謎網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想必正在使用網路吧?你應該也曾經在哪個部落格中留過言,甚至有自己的部落格,紀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但,你可曾想過,這些行為可能會讓你惹上殺身之禍?

《謎網》是傑佛瑞‧迪佛繼《破窗》後,再度探討資訊社會所帶來的新的危機。但這次的主角不是神探萊姆,而是「表意學」專家凱瑟琳。所謂「表意學」指的是透過人的表情、肢體語言來判斷對方語言的真實性,宛如測謊機一般。公視正在播出的「謊言終結者」(Lie to me)就是以「微表情」為主軸,窺測受訪者內心的秘密。


但,測謊機不是萬能,如何挖掘出謊言背後的真相才是關鍵。而凱瑟琳這次的難題不止於此,她還得面對「網路」這個虛幻卻又完整的世界……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惡欲森林
雖然聽過葛紅杰的名字,卻對他相當陌生,甚至一度以為他是華裔(都是赤色追緝令的錯!)只從朋友的心得中勾勒出他的作品特色:充滿形狀怪異的屍體、大量的知識、陰黑灰暗的氛圍,還有很虛的結局(?)在這本《惡欲森林》中,這些特色毫無保留的一一展現-除了結局很虛之外。這些特色之濃烈,甚至能讓我理解所謂「很葛紅杰」的意思。

法國出現連續殺人案,兇手手段兇殘,吃人肉、以人體脂肪為燃油,並在現場畫上詭異的圖騰,這一切像極了史前的獻祭儀式。偵查法官杰娜意外發現兇手的身分,為了替在調查過程中被殺害的同事報仇,她不顧一切毅然決然的搭上飛往南美洲的飛機……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頭號冤家

要用一句話來描述這個故事的話,我會說這是個「很黃很暴力的羅曼史」。

很多時候我不會仔細看簡介,所以我一開始以為會看到一個身手矯捷、帥氣俐落的賞金女獵人,但看完作者簡介後就隱隱覺得不太對勁,翻開書後更確定,我的預設完全錯誤 XD 主角史蒂芬妮是個普通人,只是不幸的被裁了員,窮途末日之際決定向錢看,成為賞金獵人,而她追緝的第一個棄保犯,就是和自己有重重孽緣的喬瑟夫‧莫雷利。

喬瑟夫‧莫雷利從小就是家長們的眼中釘、女孩們的夢中情人,所謂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典型代表。雖然身邊眾人紛紛提出警告,但史蒂芬妮仍莫名的被拐走第一次。莫雷利長大後成為代表正義的警官,但現在被控開槍射死未攜槍的男子-這可是個滔天大罪。

但是,這是系列作、這是羅曼史,所以可以輕易斷定男主角是被陷害的!女主角看清真相,兩人攜手揪出幕後兇手,然後繼續未竟的前緣──不,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兩人間的新仇舊恨不斷累積,對莫雷利來說,這是個從天而降的巨大麻煩,以賞金獵人的名義來和自己做對;對史蒂芬妮來說,莫雷利 = 錢,但隨著莫雷利一次次的惡整自己,這場追緝就成了私人恩怨。另外還有不斷希望女兒嫁出去的父母、有點老番癲的外婆、好心(?)的獵人同事(?)、生性殘忍的拳擊明星……槍戰、爆炸、飛車追逐,令人眼花撩亂的混亂追逐戰登場!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沉默之淚 


對冰島比較有認識,是始於兩年前的金融風暴,整個「國家」差點破產-聽來有點不可思議。所以開始注意來自冰島的小說-《死亡祭儀》和《血之罪》。不過讀完這兩本小說,我對冰島還是沒什麼認識,不知道冰島火山爆發會影響整個歐洲的空運、不知道冰島通過了同性婚姻法,首相還公開登記結婚,只記得《血之罪》的厄蘭德探長說:「典型的冰島式謀殺:混亂、無意義,而且完全無意遮掩,沒對線索動手腳或隱藏證據。」這樣的冰島,厄蘭德探長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案件呢?

一具數十年前的人骨。沒有血腥、沒有任何詭計,就是一具埋藏了五十年的骨頭,被暱稱為「千禧男」。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謊言迷宮 

收到傑佛瑞迪佛的試讀邀約時,總是會很掙扎。雖然說他的作品中還是有不怎麼好看的書,但只要那本書在「好看」的水平線上,大家就會知道自己將會讀到一本緊張刺激、不斷峰迴路轉的作品。所以,在確定《謊言迷宮》好看之後,心得中還能說什麼?

一通沒有完成的報案電話,已經下班的郡警卜琳被要求前往現場查看,原以為只會耽誤到晚餐,沒想到卻發現屋主夫婦已慘遭殺害,兩個兇手還留在現場,卜琳只好和屋主的客人蜜雪兒在深夜中、在森林中不斷躲避兇手的追殺。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秘森林
神秘森林去年一出版就造成轟動,然而我卻遲遲未翻開這本作品。原因很多,但最主要是誤解和偏見。

最初,出版社的宣傳,讓我以為重點在失蹤的小孩和父母之間-這剛好是我很害怕的劇情;後來在書店看了幾頁,卻對主角的用字遣詞感到適應不良:我印象中的警探口氣不應該這麼優雅,「兩個人都無心插柳,醒來後卻發現友誼早就綠意成蔭了」雖然主角羅伯強調自己擅長譬喻,但,被視為本書特點之一的優美詞句卻讓我產生了違和感。對主題的誤解和對「警探」的偏見,讓我一直沒有積極主動的去找書來看。

過了一年,我再度拿起這本書。感謝周遭友人們的討論,我對這本書有了比較正確的認知,主角的口吻也不若印象中的怪異,甚至為作者(和譯者)的文句感動。

我從小圓窗瞄了她最後一眼,她還是直挺挺的坐著,雙手放在腿上,有如童話故事裡的女王,獨身在高塔上哀悼憂傷,思念被巫婆擄走的公主。

p.086

讀過這段描述芭蕾舞教師的文字,畫面栩栩如生的浮現在腦中,教師席夢的哀傷也跳脫書本,直接打在心中。這就是作者的文字魔力。


關於故事


「人」是由過去無數的經歷所組成的,不論悲喜。奇幻小說刺客系列中有個段落:主角蜚茲割捨了過往的哀傷回憶,卻不再覺得自己是完整的。羅伯也將過往割捨,他自己界定的人生是離開兒時的一切、到了寄宿學校後才開始,這樣的切割使他的精神處在不穩定的狀態,宛如拋棄畸形連體、獨自存活的怪胎。

我從沒想過這些,想我們三個如果沒出事會變成怎樣,現在想起來反而讓我一時無法面對。

p.228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玩命處方箋

每本書都有他的目標讀者。而我,並不是這本書的目標。


我不太看動作片,武俠小說中的打鬥也常常跳過,偏偏這本書是很瑣碎的「文字動作片」:


    我往牆壁猛撞過去,只能舉起前臂來保護自己的臉,皮下注射器的針頭埋進了我的前臂,一直到塑膠針筒尖端。
    一陣停頓。
    大家開始爬起來,從我身旁急急退開。我也站了起來,低頭看著自己的手臂,皮下注射器從手臂上凸出來,針筒空空如也,柱塞一路推到底。我開始感到任何大針會引起的疼痛,因為他把組織的平面分開來。我把注射器用力扭離手臂。


非常有畫面。可是太繁瑣了。同樣很有畫面、情節也很緊湊的《血腥遣散費》就比較和我的胃口。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熊偵探的黑名單.jpg

關於這本書的內容,我想直接看影片比較快:

 


粉紅色剖開來裡面是黑色的,可愛的填充玩偶體內也充滿各式各樣的煩惱,特別是「死亡名單」。就像人會生病受傷,玩偶也會壞掉,但是外表破損、甚至是體內棉花掉出來都還可以找「醫生」修補,唯有被列入「死亡名單」的玩偶會永遠消失…死亡。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傑佛瑞迪佛的驚奇劇場 

這是傑佛瑞迪佛的第二本短篇集。原名 More Twisted 的《傑佛瑞迪佛的驚奇劇場》暗喻著將比《傑佛瑞迪佛的黑色禮物》(Twisted) 帶給讀者更曲折的故事。

本書共收錄了十六個短篇,背景不只是現代美國,還有義大利與1892年的英國-各種科學正在起飛的維多利亞時代。主題也各有千秋,有令人厭惡的典型美國律師、也有職業撲克牌賭徒,唯一的共通點是不斷的逆轉和無止盡的驚奇。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期徒刑.jpg

第一次閱讀蘿拉.李普曼(Laura Lippman)的作品,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閱讀經驗。《貝塞尼家的姐妹》和《愛麗絲與蘿妮》給我的印象都是犯罪小說,似乎很黑暗深沉。而這本書,冠著《無期徒刑》這麼令人絕望的書名、冷黑色調的封面,都讓我以為這會是個令人心碎、沉重的故事,沒想到…挺溫馨的!

卡珊德拉以自傳成名,卻也為傳記所囿,導致她的第一本小說成績慘不忍睹。為了挽回她的職業生涯,她將目標放在昔日同學身上,一個被控告殺子卻沉默了七年的女子…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百萬殺人實驗 


不怎麼樣的短篇恐怖小說集。


本書共收錄了11個短篇和一首詩,一半以上不喜歡或者是看不懂…還好精彩的很精彩,不然我真的會後悔看了這本書OTZ 關於為什麼這本書這麼慘,可以參考這篇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血之罪
去年九月,意外發現《死亡祭儀》這本來自冰島地推理小說,一時驚為天人,因此對同樣來自冰島的《血之罪》充滿期待。但是看了看試讀的心得…這兩本是完全不同走向的作品。

《死亡祭儀》提到許多景點,加上有個來自德國的男主角,很適合對冰島認識不多的作者。而《血之罪》強調的是氛圍,北國的陰暗暴躁。雖然強調冰島的「本土性」,但這並不是要給外國讀者的「異國性」。

一開始故事的節奏讓我很混亂,還沒進入狀況就換了個場景。主角警探和他女兒的相處模式也讓我很陌生。一般像主角這樣偏冷硬派的警探,離了婚後通常和子女少有往來,但主角和女兒互動頻繁,模式卻混亂又暴力,父親不願了解女兒,女兒也認定父親不願了解自己,這讓我有點難接受呢…

之後慢慢抓住節奏和重點,也看到了冰島才有的獨特文化:能做地毯式的訪問、吃羊頭等,不刻意的透露讓這本書看來更內斂。

這本書很簡單,沒有在結局時故意翻個幾圈,一開始就直直的朝真兇走去。不過…這走法是靠主角的夢 囧?


以下涉及謎底,未讀慎入。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餡餅的祕密 

 

乍看書名會以為這是本討論美食的書,沒想到這是敘述性詭計(?)真正美味的是封面上的女主角-芙拉維亞!

 

芙拉維亞,十一歲,住在歷史悠久的柏克蕭大宅。一歲時母親就失蹤,一開場就被兩個姊姊欺負、父親是嚴肅的軍人。看起來很可憐,快要跟哈利波特媲美了,不過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她古靈精怪、尖牙利嘴、反應靈敏,滿腦子化學毒藥,如果真的出現在我面前我一定恨不得巴下去,還好她只是小說的主角,因此格外可愛

 

鎖味的古宅必然與秘密相連(?),柏克蕭大宅中最大的秘密是擁有一間化學實驗室。裡面的設備完善,芙拉維亞可以任意製造她心愛的毒藥,想著「春季花展上的參展植物能提煉出怎樣的致命精髓;長壽草能抽取出怎樣的毒藥;水仙能提煉出怎樣的致命汁液。就連教堂墓園裡的飽受詩人跟情侶愛戴的普通紫杉,種子和葉子裡都有足夠的生物鹼幹掉英格蘭一半人口。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亡靈的頌歌
雖然我是自然組的學生,地理又爛到爆,但我還是知道愛爾蘭是個天主教國家。不過,「知道」和「感受到」是兩回事,就算知道愛爾蘭的宗教信仰濃烈到造成北愛問題,我直到讀了這本《亡靈的頌歌》才深刻感受到這件事情。作者並沒有刻意的描寫,但是書中角色的日常舉止都散發著這種氣息,讓我感受更加強烈。

故事發生在聖誕節前夕,紐格蘭治大土丘旁、博因河畔挖出一具被虐殺的古老女屍和先天畸形嬰屍。不久,地主又被同樣的方式殺害,這是流傳千年的詛咒嗎?和修女教團提供的「特別服務」有何關係?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傑佛瑞迪佛的黑色禮物.jpg


傑佛瑞迪佛的林肯萊姆系列一直有著品質保證,而且有充分的娛樂性,讀完不會失望!但偶爾會有種空虛感:這是娛樂小說啊!艾米莉亞會身陷險境,但千鈞一髮之際必然獲救;萊姆最後一定會找出真相,正義必然伸張。對於這個必然的模式,作者不諱言的說:這是他與讀者間的不成文契約,不願讀者在花費時間、金錢和感情後,「讀到陰冷刻薄的結局而氣結」。
 
但是短篇小說就不同了。同樣是娛樂小說,短篇小說更重視「逆轉」,在短時間內感受到最大衝擊,就像這本書的原文書名:「曲折」。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師的身影 


《大師的身影》是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為了慶祝愛倫坡兩百歲冥誕而編輯的作品選集。除了十六篇精選以外,還邀請了麥可.康納利、傑佛瑞.迪佛、史蒂芬.金、卜洛克等二十位推理作家撰文敘述自己是如何直接或間接受到愛倫坡的影響。


說來慚愧,雖然讀過上百本推理小說,卻對這位推理小說之父相當陌生,除了《莫爾格街兇殺案》之外,我對其他作品的內容一無所知。這本選集是我第一次閱讀愛倫坡。


必須老實說,這個「第一次」有點痛苦。譯者的文筆保留了十九世紀的典雅,卻拉遠了和讀者間的距離。更糟的是,我無法感受到其他作者一再強調的那些顫慄。我不會說我讀完〈一桶阿蒙蒂亞度酒〉後就不敢關燈睡覺、也沒有在讀完〈黑貓〉之後就對貓恐懼不已。


追究原因,是因為愛倫坡故事中的元素已經不斷的被重複模仿吧。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