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推理小說 (161)
- Apr 20 Sun 2008 01:02
惡魔的手毬歌 - 以及其他作品的quick view
- Apr 11 Fri 2008 02:38
天使的傷痕 - 西村京太郎
對西村的印象不是很好,一方面是我對鐵道推理興趣缺缺,一方面第一次閱讀就留下不好的印象。
當初閱讀《罪惡之屋》的筆記如下:
不好看
1.沒有名偵探。
2.太舊了...可是又不夠舊,探案方式既古老又不有趣。相較之下,同樣是
純用詢問就得到答案,半七就有趣多了。
3.翻譯生硬,讀起來拗口。
|
這是當時剛從女法醫系列、NCIS等歐美作品轉戰日系推理十的紀錄,所以重視的點不一樣。如果現在重讀的話,前兩點可能會有所改變。但是討厭的印象已經留下,難以抹滅,所以一直避開西村的書。
但是《天使的傷痕》卻讓我完全改觀!雖然這是本格派,但是最後卻露出社會派的味道。真的如書末所寫:「在濃厚的娛樂性中,洋溢人性的關懷。」
故事進行到中段的時候,兇手已經現身,但是「為什麼」?痛下殺手的背後是沉重的動機。
→以下有劇情←
- Mar 27 Thu 2008 02:48
解體諸因 - 其二。亂七八糟的心得
解體諸因,顧名思義就是討論分屍的原因。不過因為日常氣氛濃厚,所以完全沒有血腥恐怖的感覺。
以下是亂七八糟的心得。沒有雷 (應該吧)。如果是想看介紹、認真的點的東西的話,請看上一篇^^"
- Mar 26 Wed 2008 02:33
解體諸因 - 其一。分析解構
預告:關於解體諸因不知為何竟越寫越多,所以預計分成三篇。今天這篇是純粹解構、明天則是心得感想、後天是漫畫……這一切都是在理想狀況下的假設。先發出預告,這樣應該比較不會拖稿 >_<
先來個無聊的疑問。日本官方好像沒有對這系列有確定的命名,但是常見的說法應該是「タック&タカチ」=「匠與千高」系列,但是尖端小說標示「匠千曉系列」,漫畫《十六秒間的密室》卻是成了「高瀨千帆系列」。……為什麼會有那麼微妙的差異?
自從在《謎詭I》看到《解體諸因》的介紹後,就一直期待這本書出版。第一個原因是「匠千曉」聽起來很好聽 (喂) ,再一個原因是這是個短篇集,可是看似無關的短篇卻在最後匯聚在一起,這是我很喜歡的手法。
是因為主打的群眾不同嗎?
為了防止自己拖稿結果沒機會寫到抱怨所以先寫一下……那個再生紙真的很沒保存價值的感覺阿 T口T。雖然說這樣很輕,我也相信再生紙沒有比較便宜好了,可是再生紙很難保存,會買書就是想保留起來阿 >口<。不要吃定推理小說眾不會像BL小說眾那樣群起圍攻,迫使你們把書回收重印所以就繼續沿用好嗎?
呼~喊出來舒服多了。
而且他又和日常之謎扯上關係。
- Mar 25 Tue 2008 00:35
完美無缺的名偵探 - 西澤保彥
- Mar 17 Mon 2008 22:03
林中之家 - 仁木悅子
仁木悅子在西村京太郎的江戶川亂步獎得獎作《天使的傷痕》的解說中提到:
一般而言,寫這類推理小說本格派的解說,往往難以下筆。為什麼呢?因為這類作品的優劣,取決於詭計的獨創性、犯人的意外性、伏筆佈線的巧妙性等。而倘若具體的論及這些,那麼作品的精華部份便曝了光,剝奪了讀者閱讀的樂趣,因此,本格派作品的評論經常流於隔靴搔癢。
嗯,既然作者自己都說了本格派的作品很難寫評論,那麼這篇讀後感就到此結束吧 ﹨(╯▽╰)∕ (被拖去打)
真的很難寫阿 Q口Q
仁木悅子以《黑貓知情》出道,作品風格清新爽朗,有別於當時過度追求詭計,墮入紙上遊戲的「探偵小說」,這就是仁木悅子當時受歡迎的原因吧!不過現在看來這並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特點。
不是說這本不好看,《林中之家》的佈局、詭計都很精緻,可是我沒辦法再說出其他特別之處了 orz
- Mar 13 Thu 2008 22:00
不公平的月 - 秦建日子
- Mar 10 Mon 2008 00:21
巴提斯塔的榮光
很難得的在aNobii上給了四顆星,主要是因為田口醫生。
田口公平,「最強萬年講師」。在權力鬥爭嚴重的教學醫院中是個突兀的存在。生平最大心願是悠閒度日,面對競爭者的強烈攻擊,居然跑去告訴主審「這個位置送他」,這種難以理解的變化球不是處心積慮的行動,只是單純的無爭。加上幽默、適時的自嘲,實在太吸引人了 ( ̄▽ ̄)﹏﹏
看這本書時,腦中一直浮現我最愛的一個BL小說《失戀讀書會》(作者 fio) ,當中的書店老闆就是田口的進階版!所以其實給四顆星的原因是對《失戀讀書會》的愛 XD
不過 ... 其實這本書的主角不是田口 orz 真正的偵探是來自內務省的"怪咖"白鳥。
白鳥怎麼個怪異呢?光看電影版的白鳥是阿部寬主演就知道了 (毆)
說到電影,就想絕望一下

「絕望啊!我對應是要把主角改成女性的日本電影絕望阿!」
為什麼田口公平變成田口公子,少了誘人的大叔,精彩度會直線下降阿 (淚)

「絕望啊!我對應是要把主角改成女性的日本電影絕望阿!」
為什麼田口公平變成田口公子,少了
而且演員列表中好像也沒看到狐狸院長 T_________T
如果不是有阿部寬,我對電影版早就失望透頂了
當然,這部小說不是只有賣角色,而是個布局縝密(但是手法很好猜)的推理小說,雖然第一次看高寶出日推,可是請來了劉子倩當翻譯,整體除了助教授沒有翻成副教授這個小小缺點之外,讀起來相當流暢。另一個缺點就是封面...封面的材質和白夜行一樣一下子就出現折痕阿 T__________T
- Mar 09 Sun 2008 02:35
聖奧斯拉修道院的悲劇 - 二階堂黎人
- Mar 08 Sat 2008 02:31
恐怖的人狼城 - 人狼城閱讀之旅
- Mar 07 Fri 2008 02:32
高山殺人行 1/2 之女 - 島田莊司
一開始對這本書有點錯誤認知。不、不是把它當成吉敷系列-我一開始就知道不是,看到一半反而還開始懷疑是不是石岡上身了 XD
第一個錯誤認知,其實該歸類在眼花,我一直以為書名是「高山行女 1/2 殺人」。格式很標準阿 >_< 不過看錯島田的書名也不是第一次了,我有好一陣子都認為是「臥龍亭」而不是「龍臥亭」,還在想說跟臥龍先生有什麼關係 orz
第二個錯誤認知來自對日本地理的陌生。我以為「高山」是白雪皚皚、空氣稀薄的高聳山區,看到書上附的地圖才知道是地名 orz
島田老師一直有創新、實驗之作,《高》就是老師是圖將當時風靡的旅情推理的交通工具由火車改為汽車!這個創新的挑戰就這本書來說是成功的,可惜就長遠來說,不只後繼無人,連島田老師自己也沒有在寫過同樣的駕車推理。
不過駕車推理移植到台灣應該很受用?鐵道推理在台灣的可行性太低,因為誤點是家常便飯。加上台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機車,比較不會有取材麻煩的問題?
回到故事本身,雖然是非系列之作,但是書中仍充滿島田老師的特色:名牌跑車、重型機車,沿途風光加上石岡上身(喂),讀起來讓人大呼過癮。唯一小小小小不滿的地方在結局。會不會太皆大歡喜了?
- Mar 05 Wed 2008 02:35
殺人鬼 - 綾辻行人
- Mar 04 Tue 2008 23:42
寂寞的頻率 - 乙一
- Mar 01 Sat 2008 02:32
只有你聽的到 Calling you - 乙一
- Feb 29 Fri 2008 02:40
尋狗事務所 - 米澤穗信
「紺屋S&R」(S&R, Search and Rescue),主要營業項目是尋找失蹤的小狗。但是在不知道究竟是好友還是損友的介紹之下,來的盡是和找狗沒關係的委託-尋找失蹤的孫女和解讀古文書,甚至還跑來偵探狂來應徵?一場青春偵探物語就這樣唉呀呀的展開了。
我光是要寫簡介就寫了四、五個版本,最後用抽的抽出這個 (喂)
這是個很輕鬆愉快的故事,而且讀起來有強烈的熟悉感。故事背景在2004年的夏天,雖然是在鄉下地方,但因和電腦、網路息息相關,不只文中出現了網路聊天室、cache快取、403 拒絕存取等電腦用語,翻譯也用了好人卡、鄉民(雖然我覺得用法有點怪怪的)等網路新興用語,感覺上就像是發生在身旁的事情一樣。
主角紺屋長一郎,最大的夢想是安穩的過完一輩子,無奈因為嚴重的皮膚病而不得不放棄在銀行的工作回到鄉下。脫離「人生常軌」的紺屋變成宿命論者,全身散發著散漫無力的氣息,凡事都冷感看待。就像雖然接受委託找人,但卻不曾去擔心對方的安危。
與之對比的自動上門應徵的偵探狂半平。
半平開門見山的表現出他的熱忱,不過這份熱忱對我來說實在有點太熱了。
對風衣、苦味馬丁尼和手槍等古典冷硬偵探必備行頭崇拜不已的半平,不由得讓我想到《水煮蛋》中的最上俊平。只是最上在搞笑之餘總是流露出淡淡哀傷,年輕熱血的半平少了對現實的無力,終於可以讓我盡情大笑。
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正在處理棘手案件的偵探面前突然出現了一個謎樣的男人」的畫面。場景還一定要是在鋪著紅磚的小巷子哩,背後還有從地下鐵吹上來的風,男人一邊踩著清脆的腳步聲,一步步的走向偵探,然後撂下一句狠話:「請你不要插手這件事。」
…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一帶根本沒有地下鐵。
類似這樣的笑點一直出現在書中,讓我很難停下,不小心就一口氣看完了。
故事從第二章開始,是紺屋和半平的視點交錯敘述,尋找孫女和解讀古文書看起來是兩個不相關的工作,但早早就透漏了有所關聯。兩個人就像是走在雙重螺旋的樓梯上,明明是圍繞著相同的軸心,卻一直等走到樓頂才碰面,看的讓人心急。兩條路線,一邊不時拿出電腦、使用網路,一邊一路追到中世戰國時代,兩邊一今一古相互交錯,也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米澤穗信的作品大多帶有輕小說風格,這本也不例外,故事中充滿各種特色的人物。除了兩位主角外,還有一個只有在網路聊天室中出現的神祕軍師GEN、以煮咖啡為畢生天職的友春、原本是飆車族現在卻穿上圍裙變成服務生,和老公友春一起經營咖啡店的梓…等等。但是當線索一一到位、真相浮現時,卻一改前面的輕鬆愉快,氣氛急轉直下,留下了驚悚的餘韻…
日本目前只出了一部,系列作第二部的名稱已經出來了,可是發行日期未定。拜託不要像某位老師一樣,取材後過了四年、預告了三次才把書出出來阿 〒△〒 不過…就算出了,台灣也沒辦法馬上看到就是 orz…
( 感謝皇冠何小姐提供試讀 )
- Feb 29 Fri 2008 02:31
水煮蛋 - 現實和夢想的落差
崇拜冷硬派偵探馬羅的最上俊平,在30歲時毅然辭去英文教材推銷員一職,決定追隨馬羅,往冷硬派名偵探之路走去。可是同事只送他一面寫了「Stupid」的鏡子。
照著自己的心願經營偵探社。但上門的卻都是找走失寵物的案子。美女投懷送抱、帥氣的打倒小混混、發現屍體時冷靜觀察,發掘蛛絲馬跡-以上都只存在於想像中,和現實完全相反。
我所選擇的偵探生涯,和現在的我所描繪的越來越不一樣。嗅不到犯罪那耽美的危險香氣,有的只是野獸臭味。
在如此混亂的日子中,還遇上了怪婆婆,不時唱起中文歌、在委託人家裡看起電視,種種脫線的行為讓故事顯得更加惡搞。
如果最上俊平是個單純的熱血笨蛋,也許我還能哈哈大笑。但是最上是那麼認真的追尋著自己的理想,即使受到挫敗,卻不曾考慮放棄,只是咬牙忍耐。就連老婆婆身上也充滿哀愁。在看到婆婆書架上的書時,突然有種想掉淚的衝動,讓我想起《MISSING》中的〈蟬証〉:
「不惜欺騙、被欺騙,也要在這世界上留下自己曾經走過一回的証明。」
這是個很好笑、很惡搞的故事,尤其是看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時,總是忍不住狂笑。但是在狂笑過後,卻又感受到無盡哀傷,讓人招架不住。
- Feb 26 Tue 2008 02:34
月讀 - 太田忠司
從書名到封面到文字,《月讀》都給我一種寧靜的感覺。
那陣子連續看了數本讓心情沉重的書(人性的證明、童謠的死亡預言),和上面兩本相比,月讀顯得如此美好。
《月讀》是幻想推理小說,和宮部美幸的奇幻推理小說不同,屬於本格派的太田中司沒有沉重的社會議題,卻加入了少男少女的細膩心思。
在和「這裡」相似的「那個世界」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死後的意念會化成「月導」,可能是一朵花、一塊石頭,甚至是一絲香味、一團空氣。唯一能解讀蘊含在各種形式的月導的人,被稱之為「月讀」。
在這個架空的世界中,幾個謎團相互纏繞著:
月讀朔夜20年前一段消失的記憶,和從此下落不明的養父;
刑警河井因為表妹被殺害,憤而獨自追兇;
在月待宴中發生的殺人案、同是被收養的烱子和克己...
(下面有劇情)
- Feb 23 Sat 2008 03:16
大誘拐 - 天藤真
三個毫無經驗、破綻百出的綁匪,為什麼能操弄媒體,完成一場贖金百億、空前絕後的超級綁架案?而且這不是個緊張刺激的警匪攻防戰,而是一個溫馨歡樂的故事?
在進入主題之前先閒聊一下。
我看小說時,好像很容易遇上相關的社會案件?龍臥亭殺人時,遇上美國校園射殺;殺戮之病時,看到全裸女屍被棄置在墓園的新聞;青之炎時正好遇上女高中生水泥殺人案件主嫌出獄、結果青之炎看不下去。就在看大誘拐的時候,當天晚間新聞竟然冒出綁架案的獨家新聞 ( ̄□ ̄|||)a
不過想想,我看的書那麼多,一年才遇到幾次相關,嗯...只是巧合啦 ( ′-`)y-~
我很容易對名詞產生橫向聯想,所以,在看到《大誘拐》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大逃殺》,因為都是三個字、都是大開頭而且組成一樣...,這跟我會想把有栖川有栖、二階堂黎人和法月綸太郎三位老師弄混是一樣的理由 冏>
廢話真多 XD
以綁架案為主題的故事重心,一般會放在綁匪和警方鬥志取得贖款,或者是警方抽絲剝繭找出兇手,例如《綁架症候群》、《我殺了那個少女》等。偶爾有突破框架的作品,例如《綁架遊戲》,還有這本《大誘拐》。不過在我看來。大誘拐比綁架遊戲更加精彩。
下面有提到劇情,不過不是最後一頁的劇情就是了。
- Feb 22 Fri 2008 02:59
這一夜,誰能安眠
從天而降的遺產,是福?是禍?
在推理小說中一定是後者。
在推理小說中一定是後者。
五億元的無妄之災,加上外遇,一個家庭即將破碎。
看到這樣的開頭就很不想看下去-這樣的故事太無奈了。
明明是救人,為什麼會造成多年之後的惡夢?
看到這樣的開頭就很不想看下去-這樣的故事太無奈了。
明明是救人,為什麼會造成多年之後的惡夢?
後來,是因為宮部老師的名字讓我能繼續看下去。
如果是橫溝正史,那恐怕要先扯出一個家族悲劇,然後整個家族的成員以奇異的手法被一一殺害;
如果是森博嗣,在找出兇手前,我會先被一堆理科哲學砸昏;
如果是島田莊司,那行兇手法的離奇程度恐怕和橫溝不相上下,甚至更加詭譎;
如果是東野圭吾,在草薙追到湯川前(?),會先被人性的黑暗面壓死;
如果是有栖川有栖,那要先準備墨鏡,不然會被火村教授和愛麗絲閃到死 (喂!)
咳,總之,這是只有宮部老師才寫得出來的溫暖故事。
(下面有劇情)
- Feb 22 Fri 2008 02:04
阿基米德借刀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