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推理小說 (16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惡魔的手毬歌的圖像 

    雖然金田一耕助是死神型(?)的偵探,但是這次好像不能怪他?畢竟這次是警官叫他過去的。
 
    依然是血緣、家族的悲劇,和過去緊緊綁住的悲劇…
 
 
    目前的排序:惡魔吹著笛子來 > 獄門島 > 惡魔的手毬歌
 
 
    就悲劇性來說,我覺得還是笛子比較悲壯。獄門島的封閉性很讚,氣氛很好,再加上三姊妹的形象,添加了淫亂的感覺。
    手毬歌…大概是村民對金田一太和善了,所以少了點氣氛吧 XD。不過老婆婆在唱手毬歌時真的好可怕 >口<~~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其實這個故事中最邪惡的是老婆婆 〒△〒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天使的傷痕的圖像 

    對西村的印象不是很好,一方面是我對鐵道推理興趣缺缺,一方面第一次閱讀就留下不好的印象。
 
    當初閱讀《罪惡之屋》的筆記如下:
 
    不好看
    1.沒有名偵探。
    2.太舊了...可是又不夠舊,探案方式既古老又不有趣。相較之下,同樣是
      純用詢問就得到答案,半七就有趣多了。
    3.翻譯生硬,讀起來拗口。
  
 
    這是當時剛從女法醫系列、NCIS等歐美作品轉戰日系推理十的紀錄,所以重視的點不一樣。如果現在重讀的話,前兩點可能會有所改變。但是討厭的印象已經留下,難以抹滅,所以一直避開西村的書。
 
    但是《天使的傷痕》卻讓我完全改觀!雖然這是本格派,但是最後卻露出社會派的味道。真的如書末所寫:「在濃厚的娛樂性中,洋溢人性的關懷。」
 
    故事進行到中段的時候,兇手已經現身,但是「為什麼」?痛下殺手的背後是沉重的動機。
 
 
 
→以下有劇情←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解體諸因,顧名思義就是討論分屍的原因。不過因為日常氣氛濃厚,所以完全沒有血腥恐怖的感覺。
 
    以下是亂七八糟的心得。沒有雷 (應該吧)。如果是想看介紹、認真的點的東西的話,請看上一篇^^"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解體諸因的圖像 

預告:關於解體諸因不知為何竟越寫越多,所以預計分成三篇。今天這篇是純粹解構、明天則是心得感想、後天是漫畫…這一切都是在理想狀況下的假設。先發出預告,這樣應該比較不會拖稿 >_<




    先來個無聊的疑問。日本官方好像沒有對這系列有確定的命名,但是常見的說法應該是「タック&タカチ」=「匠與千高」系列,但是尖端小說標示「匠千曉系列」,漫畫《十六秒間的密室》卻是成了「高瀨千帆系列」。……為什麼會有那麼微妙的差異?
是因為主打的群眾不同嗎?
 
        為了防止自己拖稿結果沒機會寫到抱怨所以先寫一下……那個再生紙真的很沒保存價值的感覺阿 T口T。雖然說這樣很輕,我也相信再生紙沒有比較便宜好了,可是再生紙很難保存,會買書就是想保留起來阿 >口<。不要吃定推理小說眾不會像BL小說眾那樣群起圍攻,迫使你們把書回收重印所以就繼續沿用好嗎?
        呼~喊出來舒服多了。
 
    自從在《謎詭I》看到《解體諸因》的介紹後,就一直期待這本書出版。第一個原因是「匠千曉」聽起來很好聽 (喂) ,再一個原因是這是個短篇集,可是看似無關的短篇卻在最後匯聚在一起,這是我很喜歡的手法。
 
    而且他又和日常之謎扯上關係。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美無缺的名偵探的圖像 

    故事由過去的片段和現在的場景組合而成。過去的fragment是一個少女尋找讓自己心中的女神毀滅的兇手;而現在的Scene則是以山吹晴海為中心滾出來的大雪球。
 
    山吹是個笨蛋,一個直來直往、不用大腦的純真笨蛋。因此,他沒有發現自己身上的超能力。
 
        「在你的眼前,沒人能說謊。」
 
    這句話可能會造成誤解 @@。山吹的能力是誘發別人心中深處的往事,並且加以思考。這些鎖事最後巧妙的聚合,連成一張緊密的網,網住了真相。
 
    書中充滿了推理的片段,而且不是單一偵探,而是每個人各自思考推理。至於想出來的結論是否就是真相?無從驗證。
 
    這種謎/解謎的呈現方式,比書中的科幻設定更讓我驚奇。缺點是人物情緒好像被抽離了 @@~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仁木悅子在西村京太郎的江戶川亂步獎得獎作《天使的傷痕》的解說中提到:
 
    一般而言,寫這類推理小說本格派的解說,往往難以下筆。為什麼呢?因為這類作品的優劣,取決於詭計的獨創性、犯人的意外性、伏筆佈線的巧妙性等。而倘若具體的論及這些,那麼作品的精華部份便曝了光,剝奪了讀者閱讀的樂趣,因此,本格派作品的評論經常流於隔靴搔癢。
 
    嗯,既然作者自己都說了本格派的作品很難寫評論,那麼這篇讀後感就到此結束吧 ﹨(╯▽╰)∕ (被拖去打)
 
    真的很難寫阿 Q口Q
 
    仁木悅子以《黑貓知情》出道,作品風格清新爽朗,有別於當時過度追求詭計,墮入紙上遊戲的「探偵小說」,這就是仁木悅子當時受歡迎的原因吧!不過現在看來這並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特點。
 
    不是說這本不好看,《林中之家》的佈局、詭計都很精緻,可是我沒辦法再說出其他特別之處了 orz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公平的月的圖像 
用正確的心態閱讀一本書是很重要的事情,例如把《四的法則》當推理小說看,只會大失所望。
 
雖然我知道《推理小說》是Unfair的原著,但我一直忽略這個問題,以為這是本反推理,結果 ... 看完後就把書換出去了 ( ̄▽ ̄")﹏﹏
 
所以在看《不公平的月》的時候,我謹記「這不是推理小說」,並試圖在腦中營造電視劇的畫面,結果還不錯 =w=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這本不是用買的,標準沒那個高;書中雪平沒有再受到"不公平"的輿論,女兒甚至以獨特的方式來表達對媽媽的單新。雖然又冒出企圖以自身力量制裁、實現正義之類的話題,可是故事並不像《十字火焰》那樣哀傷。
 
把他當成文字化的日劇來看吧!這樣看起來還不錯。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提斯塔的榮光的圖像


很難得的在aNobii上給了四顆星,主要是因為田口醫生。
 
田口公平,「最強萬年講師」。在權力鬥爭嚴重的教學醫院中是個突兀的存在。生平最大心願是悠閒度日,面對競爭者的強烈攻擊,居然跑去告訴主審「這個位置送他」,這種難以理解的變化球不是處心積慮的行動,只是單純的無爭。加上幽默、適時的自嘲,實在太吸引人了 ( ̄▽ ̄)﹏﹏
 
看這本書時,腦中一直浮現我最愛的一個BL小說《失戀讀書會》(作者 fio) ,當中的書店老闆就是田口的進階版!所以其實給四顆星的原因是對《失戀讀書會》的愛 XD
 
不過 ... 其實這本書的主角不是田口 orz 真正的偵探是來自內務省的"怪咖"白鳥。
 
白鳥怎麼個怪異呢?光看電影版的白鳥是阿部寬主演就知道了 (毆)
 
說到電影,就想絕望一下


絕望啊!我對應是要把主角改成女性的日本電影絕望阿!
為什麼田口公平變成田口公子,少了誘人的大叔,精彩度會直線下降阿 (淚)
 
而且演員列表中好像也沒看到狐狸院長 T_________T
如果不是有阿部寬,我對電影版早就失望透頂了
 
 
當然,這部小說不是只有賣角色,而是個布局縝密(但是手法很好猜)的推理小說,雖然第一次看高寶出日推,可是請來了劉子倩當翻譯,整體除了助教授沒有翻成副教授這個小小缺點之外,讀起來相當流暢。另一個缺點就是封面...封面的材質和白夜行一樣一下子就出現折痕阿 T__________T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聖奧斯拉修道院的悲劇的圖像

我都叫這本《聖道格拉斯修道院的悲劇》,不要問我為什麼 ...|||
 
一直被蒙上神秘色彩的修道院、暗號、神秘儀式、吸血鬼、迷宮...,加上密室、櫻樹下倒吊著的無頭屍體...,這些關鍵字聽起來就讓人興奮,不知道號稱「詭計勝於邏輯、佈局勝於詭計」的二階堂黎人可以拼湊出怎樣的故事呢?
 
-讓人失望的故事。
 
看完了真的只有「阿-」的感覺,明明應該可以更加精采的東西,卻一點都不恐怖,也沒有感受到特別的氣氛,難道又是電波不和嗎 冏
 
在《恐怖的人狼城》中的氣氛就營造的很好,可是《聖奧斯拉修道院的悲劇》卻讓我覺得亂七八糟,指不出哪裡不對,可是看完之後很空虛。
 
 
(內有劇情)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恐怖的人狼城.第三部的圖像 

 
 
這是目前二階堂蘭子系列的最後一本。
 
不幸得我一開始就抽中大獎…結果某教會和蘭子的恩怨情仇(?)全都清清楚楚的說明了。這對只看小說勝於推裡的我來說,會少了很多樂趣阿 Q口Q
 
德國篇看得很仔細,因為對雷恩的下落很關心。到了法國篇就開始不耐煩,開始亂跳-反正又不會突然看到謎底 XD
 
偵探篇很吸引我,讓我巴不得馬上看到完結篇!可是完結篇很失望,馬上就讓我把對這套的評價從四顆星降回兩顆星 orz
(aNobii最高只有四顆 *w*)
 
 
 
 
(有提到動機)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山殺人行1/2之女的圖像 

一開始對這本書有點錯誤認知。不、不是把它當成吉敷系列-我一開始就知道不是,看到一半反而還開始懷疑是不是石岡上身了 XD
 
第一個錯誤認知,其實該歸類在眼花,我一直以為書名是「高山行女 1/2 殺人」。格式很標準阿 >_< 不過看錯島田的書名也不是第一次了,我有好一陣子都認為是「臥龍亭」而不是「龍臥亭」,還在想說跟臥龍先生有什麼關係 orz
 
第二個錯誤認知來自對日本地理的陌生。我以為「高山」是白雪皚皚、空氣稀薄的高聳山區,看到書上附的地圖才知道是地名 orz
 
 
島田老師一直有創新、實驗之作,《高》就是老師是圖將當時風靡的旅情推理的交通工具由火車改為汽車!這個創新的挑戰就這本書來說是成功的,可惜就長遠來說,不只後繼無人,連島田老師自己也沒有在寫過同樣的駕車推理。
 
不過駕車推理移植到台灣應該很受用?鐵道推理在台灣的可行性太低,因為誤點是家常便飯。加上台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機車,比較不會有取材麻煩的問題?
 
 
回到故事本身,雖然是非系列之作,但是書中仍充滿島田老師的特色:名牌跑車、重型機車,沿途風光加上石岡上身(喂),讀起來讓人大呼過癮。唯一小小小小不滿的地方在結局。會不會太皆大歡喜了?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殺人鬼的圖像 

我原本以為《殺人鬼》是像《眼球特別料理》的恐怖小說,看完後卻嚇了一跳。
 
再次抗議,為什麼BL小說也沒做什麼就要要貼18x,可是這本不用?
 
嗯、回正題。
 
《殺人鬼》充滿綾辻行人的一貫風格。書中人物宛如道具,用過即丟,而且看完書後會想摔書大罵。
 
提到《殺人鬼》,容易被一併討論的是《殺戮之病》。這兩本都是以血腥見長,但是《殺戮之病》比較重視的是心理層面的營造,《殺人鬼》給我的感覺比較像電影驚聲尖叫系列一樣,殺人不需要理由。而且血塊橫飛,作者會仔細的替每個部位帶特寫鏡頭。
 
 
 
 
(下面有殺戮之病和殺人鬼的雷)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寂寞的頻率的圖像

收錄了〈未來預報〉、〈小偷抓住的手〉、〈膠片中的少女〉和〈失去的世界〉。其中二、四收錄在《被遺忘的故事》中。
 
仍然是白乙一,被刺傷後又會被治癒。重點是會被治癒-這就是我敢看乙一卻不敢看桐野夏生的原因。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有你聽到的圖像 

其實應該把《只有你聽的到》、《寂寞的頻率》、《失蹤Holiday》和《被遺忘的故事》放在一起講才對,可是一直沒找到《失蹤Holiday》,只好放棄這個構想。
 
聽說這套書的日版有插圖?唔...要不是不會日文,我就直接敗日版了 orz
 
本書收錄了〈Calling you〉、〈傷〉、〈花之歌〉。前面兩篇都有收在《被遺忘的故事》中。

(下面是讀後感,沒看過的請小心)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紺屋S&R」(S&R, Search and Rescue),主要營業項目是尋找失蹤的小狗。但是在不知道究竟是好友還是損友的介紹之下,來的盡是和找狗沒關係的委託-尋找失蹤的孫女和解讀古文書,甚至還跑來偵探狂來應徵?一場青春偵探物語就這樣唉呀呀的展開了。
 
我光是要寫簡介就寫了四、五個版本,最後用抽的抽出這個 (喂)
 
這是個很輕鬆愉快的故事,而且讀起來有強烈的熟悉感。故事背景在2004年的夏天,雖然是在鄉下地方,但因和電腦、網路息息相關,不只文中出現了網路聊天室、cache快取、403 拒絕存取等電腦用語,翻譯也用了好人卡、鄉民(雖然我覺得用法有點怪怪的)等網路新興用語,感覺上就像是發生在身旁的事情一樣。
 
主角紺屋長一郎,最大的夢想是安穩的過完一輩子,無奈因為嚴重的皮膚病而不得不放棄在銀行的工作回到鄉下。脫離「人生常軌」的紺屋變成宿命論者,全身散發著散漫無力的氣息,凡事都冷感看待。就像雖然接受委託找人,但卻不曾去擔心對方的安危。
 
與之對比的自動上門應徵的偵探狂半平。
 
半平開門見山的表現出他的熱忱,不過這份熱忱對我來說實在有點太熱了。
 
對風衣、苦味馬丁尼和手槍等古典冷硬偵探必備行頭崇拜不已的半平,不由得讓我想到《水煮蛋》中的最上俊平。只是最上在搞笑之餘總是流露出淡淡哀傷,年輕熱血的半平少了對現實的無力,終於可以讓我盡情大笑。
 
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正在處理棘手案件的偵探面前突然出現了一個謎樣的男人」的畫面。場景還一定要是在鋪著紅磚的小巷子哩,背後還有從地下鐵吹上來的風,男人一邊踩著清脆的腳步聲,一步步的走向偵探,然後撂下一句狠話:「請你不要插手這件事。」
 
…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一帶根本沒有地下鐵。
 
類似這樣的笑點一直出現在書中,讓我很難停下,不小心就一口氣看完了。
 
 
故事從第二章開始,是紺屋和半平的視點交錯敘述,尋找孫女和解讀古文書看起來是兩個不相關的工作,但早早就透漏了有所關聯。兩個人就像是走在雙重螺旋的樓梯上,明明是圍繞著相同的軸心,卻一直等走到樓頂才碰面,看的讓人心急。兩條路線,一邊不時拿出電腦、使用網路,一邊一路追到中世戰國時代,兩邊一今一古相互交錯,也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米澤穗信的作品大多帶有輕小說風格,這本也不例外,故事中充滿各種特色的人物。除了兩位主角外,還有一個只有在網路聊天室中出現的神祕軍師GEN、以煮咖啡為畢生天職的友春、原本是飆車族現在卻穿上圍裙變成服務生,和老公友春一起經營咖啡店的梓…等等。但是當線索一一到位、真相浮現時,卻一改前面的輕鬆愉快,氣氛急轉直下,留下了驚悚的餘韻…
 
日本目前只出了一部,系列作第二部的名稱已經出來了,可是發行日期未定。拜託不要像某位老師一樣,取材後過了四年、預告了三次才把書出出來阿 〒△〒 不過…就算出了,台灣也沒辦法馬上看到就是 orz…
 


( 感謝皇冠何小姐提供試讀 )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age of 水煮蛋

崇拜冷硬派偵探馬羅的最上俊平,在30歲時毅然辭去英文教材推銷員一職,決定追隨馬羅,往冷硬派名偵探之路走去。可是同事只送他一面寫了「Stupid」的鏡子。

照著自己的心願經營偵探社。但上門的卻都是找走失寵物的案子。美女投懷送抱、帥氣的打倒小混混、發現屍體時冷靜觀察,發掘蛛絲馬跡-以上都只存在於想像中,和現實完全相反。

我所選擇的偵探生涯,和現在的我所描繪的越來越不一樣。嗅不到犯罪那耽美的危險香氣,有的只是野獸臭味。

在如此混亂的日子中,還遇上了怪婆婆,不時唱起中文歌、在委託人家裡看起電視,種種脫線的行為讓故事顯得更加惡搞。

如果最上俊平是個單純的熱血笨蛋,也許我還能哈哈大笑。但是最上是那麼認真的追尋著自己的理想,即使受到挫敗,卻不曾考慮放棄,只是咬牙忍耐。就連老婆婆身上也充滿哀愁。在看到婆婆書架上的書時,突然有種想掉淚的衝動,讓我想起《MISSING》中的〈蟬証〉:

「不惜欺騙、被欺騙,也要在這世界上留下自己曾經走過一回的証明。」

這是個很好笑、很惡搞的故事,尤其是看到想像和現實的差距時,總是忍不住狂笑。但是在狂笑過後,卻又感受到無盡哀傷,讓人招架不住。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讀的圖像

從書名到封面到文字,《月讀》都給我一種寧靜的感覺。
 
那陣子連續看了數本讓心情沉重的書(人性的證明、童謠的死亡預言),和上面兩本相比,月讀顯得如此美好。
 
《月讀》是幻想推理小說,和宮部美幸的奇幻推理小說不同,屬於本格派的太田中司沒有沉重的社會議題,卻加入了少男少女的細膩心思。
 
在和「這裡」相似的「那個世界」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死後的意念會化成「月導」,可能是一朵花、一塊石頭,甚至是一絲香味、一團空氣。唯一能解讀蘊含在各種形式的月導的人,被稱之為「月讀」。
 
在這個架空的世界中,幾個謎團相互纏繞著:
 
月讀朔夜20年前一段消失的記憶,和從此下落不明的養父;
刑警河井因為表妹被殺害,憤而獨自追兇;
在月待宴中發生的殺人案、同是被收養的烱子和克己...
 
 (下面有劇情)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誘拐的圖像 

三個毫無經驗、破綻百出的綁匪,為什麼能操弄媒體,完成一場贖金百億、空前絕後的超級綁架案?而且這不是個緊張刺激的警匪攻防戰,而是一個溫馨歡樂的故事?
 
在進入主題之前先閒聊一下。
 
我看小說時,好像很容易遇上相關的社會案件?龍臥亭殺人時,遇上美國校園射殺;殺戮之病時,看到全裸女屍被棄置在墓園的新聞;青之炎時正好遇上女高中生水泥殺人案件主嫌出獄、結果青之炎看不下去。就在看大誘拐的時候,當天晚間新聞竟然冒出綁架案的獨家新聞 ( ̄□ ̄|||)a
 
不過想想,我看的書那麼多,一年才遇到幾次相關,嗯...只是巧合啦 ( ′-`)y-~
 
我很容易對名詞產生橫向聯想,所以,在看到《大誘拐》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大逃殺》,因為都是三個字、都是大開頭而且組成一樣...,這跟我會想把有栖川有栖、二階堂黎人和法月綸太郎三位老師弄混是一樣的理由 冏>
 
 
廢話真多 XD
 
以綁架案為主題的故事重心,一般會放在綁匪和警方鬥志取得贖款,或者是警方抽絲剝繭找出兇手,例如《綁架症候群》、《我殺了那個少女》等。偶爾有突破框架的作品,例如《綁架遊戲》,還有這本《大誘拐》。不過在我看來。大誘拐比綁架遊戲更加精彩。
 
 
下面有提到劇情,不過不是最後一頁的劇情就是了。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夜,誰能安睡的圖像 

從天而降的遺產,是福?是禍?
在推理小說中一定是後者。
 
五億元的無妄之災,加上外遇,一個家庭即將破碎。
看到這樣的開頭就很不想看下去-這樣的故事太無奈了。
明明是救人,為什麼會造成多年之後的惡夢?
 
後來,是因為宮部老師的名字讓我能繼續看下去。
 
如果是橫溝正史,那恐怕要先扯出一個家族悲劇,然後整個家族的成員以奇異的手法被一一殺害;
如果是森博嗣,在找出兇手前,我會先被一堆理科哲學砸昏;
如果是島田莊司,那行兇手法的離奇程度恐怕和橫溝不相上下,甚至更加詭譎;
如果是東野圭吾,在草薙追到湯川前(?),會先被人性的黑暗面壓死;
如果是有栖川有栖,那要先準備墨鏡,不然會被火村教授和愛麗絲閃到死 (喂!)
 
咳,總之,這是只有宮部老師才寫得出來的溫暖故事。
 
(下面有劇情)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基米德借刀殺人的圖像 

不太喜歡這本,討厭書中對青少年的觀點。
 
就像伊坂幸太郎的《孩子們》所說的,只有一個個child,而沒有children孩子如此,青少年亦然。在經歷社會化的過程之前,每個少年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該擅自貼上標籤然後歸類成同一個群體。
 
社會化是個殘酷的過程,將人僵化、使人膽小怕事,雖然圓融但少了獨特性
青少年之所以殘酷,就是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可怕,還不認識何謂恐懼
也因為如此,他們才敢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不公平"
青春的殘忍,也是青春的可貴。
 
突然想到《青之炎》。
《青之炎》的悲劇、令人不捨就是因為少年知道他會面對社會的苛責、太清楚恐懼為何物卻又不願放棄屬於少年的執著。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