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告白 

日本書屋大獎(本屋大賞)歷年來選出的首獎向來溫和、正向,讓我以為《告白》也是這種走向,沒想到卻跌破眼鏡,是部黑暗到底的作品。

 

《告白》一開始只是短篇,導師在結業式當天宣布辭職,並從鈣質補充政策、熱血教師開始談起,最後慢慢吐出自己的女兒被殺害的真相:同學A和同學B是如何策劃這場謀殺,並以教師的身分冠冕堂皇的說:「我希望這兩人知道生命的可貴。我希望他們知道這點,了解自己罪孽深重,然後揹著重擔活下去。」

 

未成年犯罪已經是世界各地越來越嚴重的問題。應該是無邪的孩子為何會犯下一件又一件殘忍的案件?日本法律對青少年及兒童犯罪相當寬容,不只報導受到諸多限

制,判刑也不重,因為希望他們能改過自新-真的有辦法嗎?。許多作品都曾討論到類似的問題,例如宮部美幸在《十字火焰》中這麼寫:

 

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這句話才可怕,他們怕的是那個不具任何身分的自己。

 這些人從小到大在放縱的教育下成長,衣食不缺,要什麼有什麼。可是,享受這份富足的不只是自己,連鄰座的傢伙,還有後面的那個傢伙也一樣。然而,如此富足的自己,應該比任何人特別,跟隔壁還有後面的傢伙不同,應該是這樣子的... ...

 可是,自己卻找不出那個「不同」,唯有飽食終日所培養的「強烈自尊心」,像水耕植物的球根般兀自漂浮在透明的虛無中,而應該用來包裹的「自我」,也一樣無色無形,連存在感都沒有。

 即便如此,他門的日常生活還是不受影響,照樣吃喝玩樂,揮金如土,每天過得不亦樂乎。所以,總能讓自己忘記,除了「自尊心」以外一無所有。他們的「自尊心」吸收了豐富的養分後,鬚根越伸越長,恣意成長,像叢林的藤蔓般糾結交錯,最後動彈不得。無論去哪裡做什麼,都得拖著那盤根交錯、需要更大空間的自尊心之根,因而變得極為遲鈍,懶得去分辨事情的對錯。

雖然有探討有分析,但是,少有像《告白》這樣,由身為導師的被害者家屬進行間接卻殘酷的報復(《徬徨之刃》中也只是想殺了兇手)。

 

所以,告白會引發轟動,事意料之中。

 

這種超越「以牙還牙」的手法會讓許多人嚇一跳吧?特別是復仇者的身分,是應該要最有愛心的教師、利用的是學生的力量由同儕制裁。接著又分別由同學、兇手家屬及兇手的觀點描述事件的「後續」,反應出師生、同學和親子間的扭曲,並帶出一個又一個的爆點。別以為發現真相就能看到一線曙光-也有可能更加伸手不見五指啊。

 

書中最有爭議的是結局。不是《神秘森林》「咦~就這樣?」的結尾,而是道德上的爭議-老實說我看得很順一開始還沒想到爭議在哪|||b。我想應該會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吧!所以很希望大家都能看過這本書,不只是因為他好看(一翻開就停不下來,而且短時間內就可以看完),還希望能引起一些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ccus 的頭像
    coccus

    coccus的推理空間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