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非推理小說 (42)
- Jan 26 Tue 2010 04:33
《迷霧之子首部曲:最後帝國》Brandon Sanderson
- Jan 17 Sun 2010 22:51
好萊塢娛樂大片 - 《波塞頓印記》Andy McDermott
雖然標題這麼下,可是《波塞頓印記》是本小說,但他具備了好萊塢娛樂片的要素:龐大而吸引人的謎團/寶藏、緊湊的情節、刺激的動作場面,還有俊男美女、槍械名車,以及一段愛情。
「波塞頓」是什麼?聽起來有點陌生,可是你對他應該不會太陌生。迪士尼動畫電影小美人魚中的人魚國王川頓,他的父親就是波塞頓。波塞頓是希臘神話中的海神、宙斯的哥哥,他和宙斯一樣處處留種,有許多兒子。在亞特蘭提斯的傳說中,他的十個兒子建立了亞特蘭提斯,有著璀燦輝煌高度文明的帝國。
亞特蘭提斯到底是虛構?還是真有其事?長久以來大家爭論不休。作者就利用這個真假不明的傳說構築了這本「娛樂電影」。
- Nov 28 Sat 2009 22:58
蝙蝠的冒險史詩 - 《曙色乍現》Kenneth Oppel
銀翼系列第二集。這個以蝙蝠為主角,融合動物小說的奇幻故事進入了高潮:夜影和夥伴們放棄冬眠一起踏上旅程,尋找失蹤的父親和銀環的意義。他們被回聲引誘,進入了人類布置的「天堂」,那裡四季如春,食物永遠不虞匱乏,更重要的是:他們能自由的在陽光下活動!這裡就是諾騰娜所應許的諾言嗎?另一方面,鋯司所信奉的卓刺原來是諾騰娜的孿生弟弟,被禁錮在冥界的卓刺準備趁日蝕重返人間;蝙蝠和貓頭鷹也正各自集結,大戰一觸即發…這一切該如何結尾?一波又一波的轉折,令人目不暇給。作者利用蝙蝠和其他動物,構築了不同於人類的史詩冒險故事。
最吸引人的是「回聲系統」。蝙蝠在夜間活動,靠的就是回聲:透過超音波、構築四周的狀況,能建立栩栩如生的影像,甚至用在戰鬥中,使敵人迷惑、無法分辨真假,這不就是影分身之術嗎?!XD 更厲害的,還能用超音波移動物體,這樣的「魔法」實在有趣。
- Nov 08 Sun 2009 03:33
《險路》太長,不逃,會…Cormac McCarthy
讀這本書的壓力有點大,因為周遭朋友都很愛這本書,可是我一直覺得這本書不是我的菜。不過一翻開書卻無法停止,沒有引號的對話讀來有一種冷冽的味道。只是因為太累,不得不暫停,在摩斯和離家出走的少女回房後就先闔上書,改日繼續。
沒想到隔一天在拿起書,故事突然以超展開進行,沒弄清楚人物全名和年紀的問題一口氣爆發出來,故事在(我)混亂中結束。…(沉默)。只好再讀一次。
重看後還是沒弄清某些東西,不過那不重要,因為我確定了:摩斯只是路人,只是不小心發現了那幾輛在沙漠裡的車子,只是不小心起了貪念而已;齊哥天下無敵,但也不是主角,只是跳出來說了很多哲理的殺手(不過我不覺得他變態);主角是一直碎碎念的探長貝爾,不過他能做的也只有碎碎念而已,因為齊哥和墨西哥毒販都不把他放在眼裡。因為這是個老無所終的世界,no country for old men。
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兩個世代就算得上歷史悠久,所以這個世界已經不是貝爾能理解的世界。年輕人不再養育小孩、樂於買賣毒品,教師們遇到的問題不再只是上課聊天、在走廊上奔跑、嚼口香糖這種事情,而是強姦、縱火、謀殺、吸毒、自殺。這些問題,台灣和美國沒有不同。麥卡錫的故事也許殘酷,但更殘酷的,是我們所生活的現實。
- Nov 04 Wed 2009 20:19
人生終究要為愛所苦 - 《機械心》Mathias Malzieu
看到這句宣傳詞就忍不住陷下去了。《機械心》是被譽為「法國的提姆‧波頓」的鬼才作家馬提亞斯.馬極爾所寫的第二個長篇,盧貝松將它改編成動畫、預計在明年春天上映。小說的內容並未辜負他的盛名,一翻開書,我就彷彿跌入了「愛蜜莉的異想世界」中,從鏡頭中看出去的一切都染上了過度鮮艷的色彩。
愛丁堡和它陡峭崎嶇的街巷開始變身,一座座的噴泉化為一束束結冰的花束,向來嚴肅扮演自己角色的那條老河流,搖身一變,成了冰糖般的湖泊,直通大海。濤浪拍岸聽起來就像玻璃破碎的聲音。貓兒身上添增了冰霜作裝飾,簡直是巧奪天工。
- Oct 26 Mon 2009 00:51
69元也能買到好小說?- 《上帝之柱 I 燃燒的聖堂》肯.弗雷特
因為突然想起「30元也能買到好咖啡」這句廣告詞,所以就拿來當標題了 XD
這本《上帝之柱》是第二次在台灣出版,之前曾以《聖殿春秋》拆成上下兩集出版,不過似乎在桌上遊戲界中比較有名?這次漫遊者文化重新出版,分成三冊,並以第一本超低價的策略,希望能打出名聲-畢竟後面還有兩本阿。
出版社會以這種方式行銷,可能和作者序言中提到的事情有關。
作者肯‧弗雷特是以驚悚小說出名,但寫個和大教堂有關的故事是他長期以來的心願。終於,他說服出版社和經紀人,花費三年完稿,期望他成為一本暢銷書,一本優異的通俗小說-但結果不如預期。出版社和書店並沒有特別看好這本書,書評也忽略了它。「或許那只是另一本讓人愛不釋卷的小說而已,是不錯,但沒那麼好。」
就在作者感到心灰意冷之際,德國的出版社卻十分看好這本書,花大錢設計「整本書」,終於賣出十萬本的精裝本。之後,《上帝之柱》的銷售量一直是作者其他作品的兩倍,越來越多讀者像作者表示這是他們最愛的書。這是本靠口碑賣起來的小說:「最好的廣告是你買不到的那種,是靠讀者口耳相傳的個人推薦。」
所以台灣的出版社也希望用69元賣出好口碑吧!
回到書本身,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
- Sep 28 Mon 2009 02:24
幻形者《暗月召喚》 - 派翠西亞.布麗格
隨著鑑識科學和法醫學的進步,妖精、狼人和吸血鬼越來越難隱藏自己的存在,這些非人族群該如何是好?
瑪西蒂(瑪西)是「剝皮行者」(skinwalker,幻形者),能自由變身成土狼,在華盛頓區的三城經營一家修車廠。某天,她收留了一個新手狼人,卻引開一場狼人幫派間的混戰,還有…愛情糾紛?
我向來喜歡吸血鬼勝於狼人,偏偏這兩者往往是敵對的,所以當我看到以狼人為主角的小說時有點猶豫,但是能幻化成獸類的女主角一直讓我想起《幽巡者》中的虎兒,讓我忍不住報名這本書的試讀。
- Sep 19 Sat 2009 01:01
無名侍:服務生機密檔案
本書的作者是個部落客,在自己經營的部落格 Waiter Rant 上匿名發表服務生的甘苦談。出版社徵試讀時強調作者「百無禁忌」、「語不驚人死不休」,讓我對這本書充滿期待。
看到一半的的感想是:還好我沒報名(沉默)。不是說這本書不好看,只是和期待不和。說百無禁忌,也只是開頭就冒出「你都讓人搞屁眼吧?」,說語不驚人,大概只是「我們實在應該開始在沛綠雅礦泉水裡加百解憂才對。」大概就是這樣了吧。作者十八歲時的夢想是個天主教神父,所以就算三十歲時轉換跑道當起了職業服務生,也刻薄不到哪裡去吧 ˋ(′_‵||)ˊ
再者是,我以為這本書是部落格文章精華或者是重者,沒想到是完全重新撰文,從作者為何轉換跑道開始說起,一錄討論到了服務生的金錢觀、該怎麼理財…很有勵志的風格阿(遠目)。我想看的內容,大概就是博客來試閱的那段吧。
這本書是好看的(至少我看完了),但我比較傾向把他當作是文化差異的教材。美國和台灣的小費文化完全不同:台灣服務生的薪水足夠支撐生活,所謂的一成服務費大多落入老闆口袋中;美國服務生的薪水極低,主要收入是小費,這整個餐廳文化變得完全不同!
哪一種比較好?這,我比較喜歡日本那樣不用給小費餐廳老闆也不會多收一成服務費變相加價!(喂)
- Sep 08 Tue 2009 00:00
牡蠣男孩憂鬱之死 - 提姆‧波頓
利用等人的時間,在書店匆匆翻過一次,讀完卻完全不知究竟哪裡悲慘了。或許是因為我把書中角色都當成卡通人物了吧。
提姆波頓的畫相當吸引人,也相當不真實。「墮入情海的棒棒男孩與火柴女孩」還勉強能投射到現實,但下一則「機器人」就真叫我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只看到一則又一則奇想。悲慘?我想比較比較悲慘的是1999年就出版過本書卻賣不好的二匠文化。
- Aug 19 Wed 2009 23:49
停車暫借問 - 鍾曉陽
一直以為這是鄉土小說,因為「借問」很像台語,沒想到這是個香港少女寫的東北故事,文字細膩、情感繾綣,故事卻注定是悲劇。
趙寧靜,正室所出之女,從小養尊處優,雖在偽滿洲國,但似乎沒吃過什麼苦。她和千重的異國戀情著定無法圓滿。歷史、民族的仇恨,讓他們連相愛都不可告人。這是書中最美的一段感情,卻還是讓人討厭起趙寧靜。她的心眼太密,喜怒無常。不過這時候的她任性一點還無妨,年近五十對林爽然的執著才叫人傻眼。
趙寧靜要的,究竟是林爽然這個人?還是少女時代未竟的夢?「她知道的爽然,和素雲口中的爽然,竟不是同一個人。」十五年前,她對林爽然的了解始終只有表面,最後令林爽然遠走他鄉;十五年間,她只掛念心中的林爽然,對於現實不屑一顧。不肯懷孕、也不曾主動去尋找林爽然的下落;看似圍繞在兩個男子中間,其實一直都活在自己的夢中。趙寧靜聰明慧黠,卻不曾長大,最後的結局,只能說不意外…
※同步發表於逆轉讀書會
- Jul 16 Thu 2009 01:57
困惑不解 - 《狂野的夜!》喬伊斯.卡洛.奧茲
基本上是篇負評,不過是出自於超主觀的因素。是說,哪篇書評是客觀的呢?
本書借用了五個美國作家,換想他們生命中最後一段時光。但這完全不是我會想找來看的書,甚至,如果不是讀書會指定,我根本不會知道這本書的存在。
每本書的讀者群都不一樣,就像考試類用書是給要考試的人看的。而《狂野的夜》則是給「看書」的人看的。如果你不認識書中所描寫的作家,就無法充分享受這些故事,甚至會覺得莫名其妙。更慘的是,當你對這些作家只略知一二時。
- May 12 Tue 2009 02:08
柯普雷的翅膀 - AKRU
--那是我未曾聽過的語言,
就像這島上的山,
總是忽而拔起,又深深落下。
此刻的心情滿是不安與疑惑,
另外,稍稍…也參雜了些許期待…。
三月十五‧台灣府‧天晴
那天下午,坐在搖搖晃晃的區間車上,我慢慢的翻著《柯普雷的翅膀》。耳邊是蘇打綠的「春‧日光」,眼前是一片翠綠的農田。在這樣的場景,當我看到「台灣府」三個字時,突然感動到想落淚。
- Mar 13 Fri 2009 22:45
魔鬼的名字 - 約翰‧康納利
這篇的心得卡太久了,所以我決定從奇怪的方向下筆!
《魔鬼的名字》有兩線並行:荷蘭島和越獄的囚犯。荷蘭島是個小島,有百年前的悲劇、古老的家族、難以說明的命案,電視新聞正通知大家有囚犯越獄…想到什麼了嗎?沒錯!就是推理小說中常見的「暴風雪山莊」模式阿~!只要有個名偵探到島上,再來場暴風雪一切就完美了!不過這是恐怖小說不是推理小說,所以有暴風雪卻沒有名偵探來解決島上的謎團,只有古老的居民和島上的神秘力量來解決一切。
平常看推理小說時,難以理解為何島上的居民總是如此排外?一旦轉由居民的視點出發,好像可以解釋原因。畢竟若不是代代相傳的記憶,又有誰會相信不合季節的飛蛾與死亡息息相關?
「我的父親告訴過我一些事,現在我也要告訴你。我們要記住這些事情,這非常重要,唯有這樣我們才能了解這島嶼的本質。…」
一代代口耳相傳的歷史,外人難以涉入的領域。魔鬼的名字、島的記憶…如果你長期沉浸在這些記憶之中,你也會跟著拒絕外人涉入這座島的歷史。
心得大概在這裡就可以結束,但是我一定要提烏爾德>口<!!烏爾德好萌Q口Q!!如果是真實人物的話應該會很可怕可是因為這是小說所以我就不勉強自己盡情亂開小花!無機的、單純的、缺乏愛的、對愛真誠的、殘忍的美少年。真可惜他選上了莫洛克 ( ︶︿︶)
- Feb 07 Sat 2009 01:31
偵探研究 - 詹宏志
偶爾,在電腦桌前坐膩了,會轉移陣地當顆沙發馬鈴薯。台灣電視台上百台,但總難找到我想看的節目,這時最佳選擇就是新聞台。一天二十四小時,數台新聞台不停的放送比連續劇還精彩的影片。借用曾經看過的簽名檔:為什麼台灣的連續劇那麼難看?因為編劇都去當記者了!只是,有些新聞本身非常曲折離奇,不需要記者加油添醋也令人瞠目結舌。
我自詡推理迷,但是看到那些新聞卻鮮少會將現實和小說連結,最多只有從書名到內容都再再提醒你他在影射(說影射還太客氣了)的《洗錢大獨家》能讓我與現實相連;又或者是更久之前、一個婦人進了電梯就沒再出來的新聞讓我想到倪匡的《大廈》(可這和推理的關係太微妙)。
所以當我翻開《偵探研究》時,只能對內容大呼驚奇、也再度體認到我和詹宏志先生的距離有多遙遠。詹宏志能將隨手拈來的新聞和推理小說沾上邊,例如從南迴搞軌案提到《小姐不見了》;或是從有趣的角度出發討論,例如趙建銘上法院時旁邊冒出黑衣人可以談到推理小說的豆知識,這需要過人的熱情和推理小說知識才能辦到。
又或者是對虛擬人物做分析研究。
- Nov 23 Sun 2008 23:46
星火
我收回對微光部分的悲觀評語
因為我不知道星火和微光這兩個故事是相連的 囧!
不過我還是覺得建設者思考太不週全了…
不過算了,他太聰明就沒戲唱了 XD
以下未讀勿入。而且阿,有些政治的東西在裡面
所以討厭政治的人也請不要往下看
- Nov 14 Fri 2008 23:18
[心得] 最後的精靈
前面還有一篇 [推薦] 最後的精靈。
一直在等小i把心得交出來,可是她也在等我,兩個人互等的結果就是一直出不來orz
偷偷借用他的話:「是一個,很像童話故事,可是又藏了其他意義的書」。這樣的故事,當然不只有我上一篇所寫的,只有歡樂和哀傷,還有一些更深層的無奈和諷刺。最明顯的,莫過於種族歧視和政治了。
書中,人類對精靈相當排斥,認為他們是邪惡的、一切災難的根源。為什麼會這樣?借用《星火》中的句子:
不管走到哪裡,杜恩都感受到不友善的眼神。一開始,他還試著向那些村仁解釋,理性分析道:「我為什麼要三更半夜起床,跑那麼遠的路,把番茄扔到牆上?」他說,「這不合理啊!」但是,人們對推論似乎並不感興趣。因為杜恩不是他們的一員,也就是說,他是陌生人,而陌生人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於是杜恩後來便不再解釋,只是盯著地面,忽視那些悄悄低語的人們。
- Nov 05 Wed 2008 20:06
最後一道光 - 微光
未讀勿入
「這裡起碼可以讓人住兩百年。」總建築師這麼認為,「或者更久,兩百二十年。」
「這樣夠久嗎?」助手問。
「應該夠吧,誰能保證呢。」
微光市,黑暗中唯一的光明,卻即將面臨毀面。微光市的居民該如何挽救?
這是個很簡單的故事,重心都放在主角莉娜和杜恩身上,看他們如何發現微光市的衰敗,還有如何找出指示。最後的結局似乎充滿希望,但我卻感到絕望。
- Oct 28 Tue 2008 03:42
[推薦] 最後的精靈
最近有個很糟糕的狀況:拿到書後就會馬上把書看完。所以從上禮拜四開始,我已經看完了花見小路殺人事件、東京爬樹偵探、八墓村、微光,還有今天才拿到的,最後的精靈。
明明才在留言回覆說還沒拿到書,結果就在系辦拿到書了 orz。不過以後書都寄到系辦的話我怎麼辦阿 \( ̄口 ̄")\~/(" ̄口 ̄)/
我很討厭看會「痛」的小說,所以在看完了羅蘋‧荷布的刺客系列後,我就不敢輕易嘗試奇幻小說。因為一直到現在,只要一想起蜚滋和弄臣,就還是有種難以言諭的哀傷浮上心頭。
《最後的精靈》,這個書名看起來就很悲壯,我還是一頭栽下,因為夾在《鋼穴》中的書摘實在太有趣。
「你有沒有什麼法力呢?」女人問道,「跟我說實話。」
小精靈一直望著她,那女人說的話完全沒到哩,「法力?」他問道。
「就是所有你能做的事。」
「喔,那個呀,呃,有很多呀。我想想看,呼吸啦、走路啦、看啦。我也能跑、說話……有東西的時候會吃……」小精靈的語氣輕快起來。
- Oct 14 Tue 2008 19:40
42!!But what is the question? 《銀河便車指南》
看完了鋼穴,和科幻迷I聊起艾西莫夫。I說,說到艾西莫夫,就一定要推《最後的問題》,還提到了 Douglas Adams 也針對最後的問題做了不同的文章。Douglas Adams?這個名字好眼熟阿…這不就是《銀河便車指南》的作者嗎( ̄□ ̄|||)a
故事的開始是在地球上。主角(應該算是主角吧)的家被規劃成道路預定地所以將要被拆除,主角和市政府抗議,對方卻回應這件事情早就公告在一個沒人經過的角落,是主角沒有把握機會抗議。沒多久之後,一群外星人出現在空中,表示地球位於星際道路預定地上,必須被炸毀。然後地球就呯~的一聲消失了!主角和他的外星人朋友兩人及時離開,從此攜手逃亡,浪跡宇宙!
- Sep 17 Wed 2008 23:20
42!!But what is the question? 《銀河便車指南》 (感想ver.1)
看完了艾西莫夫的鋼穴,和朋友I聊起艾西莫夫。I說,說到艾西莫夫,就一定要推《最後的問題》,還提到了 Douglas Adams 也針對最後的問題做了不同的文章。Douglas Adams?這個名字好眼熟阿…這不就是《銀河便車指南》的作者嗎( ̄□ ̄|||)a
聽說這系列只出了一本,I說,也許是因為Douglas Adams的幽默比較英式。可是,英國人有幽默感嗎?(喂!這句話該去問德國人吧!)不管怎麼說,外國人的幽默對我來說一直是種挑戰,因為我實在不太懂他們的點到底在哪。果然,看書時一直浮現海妖的影子…就是種我看不太懂的東西orz 不過這本比海妖好懂太多了,而且輕薄短小,完全符合指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