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食夢者的玻璃書


有時,讀到了不喜歡的小說時,會懷疑究竟是自己讀錯了、還是作者真的寫得很糟?這種情況通常發生於我對小說背景不熟悉,而且網路上有不少好評的情況下。
 
例如《食夢者的玻璃書》。

一整天她足不出戶,除了最苦澀的小種紅茶,什麼都不肯入口,就連那茶汁穿腸入胃,也化作一種淡漠、生鏽的滋味,讓人虛弱又無力,也讓人反胃。那天晚上她又哭了一場,孤零零在黑暗中,淒清徬徨的情緒鬧到後來,連她的枕頭也濕答答的無法消受。但第二天下午,她清澈的灰眼睛周圍出現紅圈,一環環的鬈髮也塌垂下來,她在黯淡的冬日晨光中醒來(這樣的季節對滿腔熱血的繆小姐還很新鮮,但她以一口咬定,這種天氣既可怕又令人厭惡),糾結不清的被褥床單纏繞在她身上,她再次打定主意,要精神抖擻,過自己的生活。

 
開頭是由繆小姐的視點來看這個故事。繆小姐是某個島的島主、受過老式的淑女教育,但我實在讀不出作者企圖在繆小姐身上塑造出怎樣的形象:她相當果決,在被相識數日的未婚夫甩了之後,迅速的決定要跟蹤對方,還大肆採購了跟蹤用的道具:斗篷、望遠鏡、筆記本和防水鉛筆。但這究竟是真的聰明、還是要反諷她的愚蠢?我無從分辨,只能痛苦的跟著我不喜歡的角色走入故事迷霧中。
 
還好接下來漸入佳境:第二章的小張主教和第三章的軍醫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角色,而且這三人經歷的是同一個陰謀的不同層面!這種多線敘述的手法向來是我的最愛(伊坂大神!)但是,這種寫法一直持續到下冊卻開始令人厭煩,失去了那種各角色曾在不同時間到過同一地方的驚喜,再加上過度詳細的動作描述,厭煩指數直線上升。
 
作者曾當過劇作家、導演和製片,在這本小說中他運用了這些經歷,讓《食夢者的玻璃書》不單只是劇本,連場景該如何布置、演員該做什麼動作都詳盡的描繪。我想,拍電影時不需要再聘請武術指導,只要照著小說來一次就好…這種寫法讓我相當頭大,對我來說已經不是詳細而是瑣碎,讀著讀著頭暈腦脹。

在這樣的時刻,繆小姐格外體會到,擁有敏銳的觀察力與過人的才智要承擔多麼奇怪的不公平,因為他對某個特定情況的瞭解越深,就看到越多種可能性,也越加不知道該怎麼因應。這是想像所能及,最不公平而令人沮喪的一種「耳聰目明」。

 
讓我看得很累又不喜歡的這本小說,到底是寫得差還是我讀錯了?在噗浪、MSN上和友人們討論的結果…我傾向這其中60%是我的問題、30%是作者的問題。上面那段文句讓我棄書不讀,我覺得繆小姐是白癡阿阿阿!可是聽說這就是維多利亞時代的人的思維和做作…?這時候我只能感嘆我的歐洲史地和文化非常差,說到維多利亞時代我只想到了福爾摩斯,狄更生什麼的我一個字都沒有認真讀過,不懂那個時代的背景、價值觀,也沒有關於那個時代的常識,於是,當作者用一種新的觀點來描述這些東西時,我還是只能哀嚎著:「你模仿廉價小說的目的在哪?!!!」其實答案已經擺在眼前我卻不自知。
 
關於另外30%,很多篇心得中都有提到,不過我想重述我很在意的兩個點。第一是關於玻璃書的用途。玻璃書可以複製記憶、讓別人接受同樣的體驗,多美好的東西~同一本小說不同人讀來有不同的感受,但透過玻璃書,你可以知道對方讀到那些段落時的想法。有些終其一生都無法享受的體驗都可以透過玻璃書經歷,所以可以透過欲望來控制世界!這聽起來是給反派角色的絕妙武器,可是在眾多欲望中,作者只提了性慾。-_-。雖然維多利亞時代對性極為壓抑、壓抑到私下過度開放,所以用性來引誘大家上鉤應該很有效,可是只剩下性讓玻璃書這個設定很哀傷啊!!!電影《21世紀的前一天》中有類似的設定,但是電影中除了單純的性欲,還給了讓坐輪椅的人在充滿比基尼辣妹的沙灘上奔跑的體驗,兩相比較,《食夢者的玻璃書》只有性、性和性,輸得很慘阿。總覺得作者辜負了玻璃書。
 
第二點還是玻璃書,或者說是玻璃書的原料:靛藍黏土。作者從頭到尾都沒有說明這個黏土是怎麼發現的(也許未來會寫到?),也沒說清楚黏土的完整功用是什麼,只是隨著劇情境展讓黏土的功能越來越多、外掛越開越大,變成小說中的金手指,黏土從神祕的東西變成「太犯規」的存在,總歸一句還是作者辜負了玻璃書!
 
讀到這,可能有人會有疑問:60+30=90? 這不是我算數差是因為還有10%的原因沒有被列到…是出版社。這樣說對提供試讀的出版社很不好意思,可是綜合噗浪和MSN上的討論以及許多心得,我覺得這本小說一點都不大眾、會挑讀者。但是不管是宣傳詞還是書前的導讀都沒有先提醒讀者這一點,讓許多不能接受這本書的讀者投入火坑(?),下場是書的毀譽參半。不過也有不在意那些點的讀者、書到現在也賣得不錯的樣子…畢竟我是個外行人,不懂這些行銷手法阿(攤手)

banner.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cc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